【藥材】干燥全草長60~100厘米,或切成2~3厘米長的小段。 莖圓柱狀,表面棕黃色;質堅硬,斷面髓部發達,白色。葉多皺縮,破碎,呈橢圓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,基部戟形或截形,邊緣有不規則缺刻,暗綠色或灰棕色,質脆。有時枝梢帶有枯黃色頭狀花序。產江蘇、浙江、廣西、四川等地。
【化學成份】:毛莨黃素(flavoxanthin)、菊黃素(chrysanthemaxanthin)、黃酮、鞣質、生物堿等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 1.《本草拾遺》:味苦,平,小毒。 2.《本草圖經》:味苦甘,寒,無毒。 3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味澀苦,性平,微寒,無毒。
【功用主治-千里光的功效】清熱,解毒,殺蟲,明目。治各種急性炎癥性疾病,風火赤眼,目翳,傷寒,菌痢,大葉肺炎,扁桃體炎,腸炎,黃疸,流行性感冒,毒血癥,敗血癥,癰腫癤毒,干濕癬瘡,丹毒,濕疹,燙傷,滴蟲性陰道炎。 功能主治
用于風熱感冒、目赤腫痛、泄瀉痢疾、皮膚濕疹瘡癤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主疫氣,結黃,瘧瘴,盅毒,煮服之吐下,亦搗敷瘡、蟲蛇犬等咬傷處。 ②《本草圖經》:與甘草煮作飲服,退熱明目。 花、葉:治眼有效。 ③《滇南本草》:洗疥癩癬瘡,去皮膚風熱。 ④《綱目》:同小青煎服,治赤痢腹痛。 ⑤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疳疔,消熱毒。 治小兒胎毒,黃膿白泡,敷毒瘡,搗汁和豬膽熬膏,擦腐爛患瘡,生肌去腐。 ⑥《百草鏡》:治目不清,去紅絲白障,迎風流淚。 ⑦王安卿《采藥志》:治時疫,赤鼻,聘耳,火眼,諸瘡癤腫毒破爛及鵝掌風。 合千里光膏,點亦眼,貼楊梅瘡。 ⑧《綱目拾遺》:明目去星障。 煎湯浴瘡瘍。 狗咬以千里膏摻粉霜貼之。 治蛇傷。 ⑨《四川中藥志》:殺蟲止癢。 治瘰疬及一切皮膚癢疹(外冼)。 ⑩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治咽喉腫痛。 ⑾《貴州草藥》:清熱解毒,祛風除濕。 治風熱感冒,急性風濕關節痛,無名腫毒,痔瘡,腎囊風,濕疹。 【宜忌】《飲片新參》:中寒泄瀉者勿服。
Copyright © 2014-2018 哈爾濱宇泰藥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地址:哈爾濱市五常牛家鎮工業園區 電話:4006063777 傳真:0451-87071551
公司網址:www.163wangyi.com